首页

艾彩网踩踏之家

时间:2025-05-29 12:19:50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11557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健康丨上海肺结核疫情稳步下降 今年启动无结核社区建设

10月31日凌晨0点10分,张北至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行。张北至胜利特高压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67.86亿元。工程起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止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输电线路全长732公里,扩建特高压变电站3座,新增变电容量900万千伏安。

中移动在港成立创新研究院及财资公司 助港发展创科生态

赤峰市宁城县是内蒙古重要的育苗生产基地。这些天,由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多种新型农业技术赋能的多家智能化种苗工厂开始育苗生产。

中国羽毛球公开赛:雷兰曦爆冷击败奥运冠军安赛龙

27年来,成昆铁路在变化,他驾驶的车型也在变化,从韶山系列机车到和谐系列机车近10种机型,他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从未改变,一如既往地以高标准作风奋战在成昆老线货运队伍中。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副总理颜金勇并共同主持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

胡一鸣说,天琴绕地轨道的选取使得引力波数据可以快速、实时地传输到地面,问题的瓶颈就在于如何快速、实时地完成对数据的分析。如果沿用传统方法,这一过程耗时良久,往往需要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数天之久。但在天琴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已经可以做到在小时量级内更新分析结果。

国防部介绍中国军队参加“金色眼镜蛇-2024”联演情况

在刘广迎看来,面对新生事物轻易说“NO”,极大可能会成为落伍者,“新事物一定会制造新问题,科学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令人不安的并常常伴随着压制。充分考虑风险是必要的,但发现问题后的姿态应该是迎上去,而不是躲起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制造的问题就越多,进而迫使人类更加积极地更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逻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